99久久69五月天_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_亚洲欧美在线a免费线上看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网站

歡迎訪問惠陽三和醫(yī)院官方網(wǎng)站!24小時急救電話3800120 咨詢電話:3800101 返回首頁  |  醫(yī)院位置  |    |  


掌握更多

醫(yī)療新

和健康資訊


訂閱號

服務號

手機預約掛號

報告查詢

在線繳費零排隊

務實創(chuàng)新仁愛團結愛院

首 頁

科室導航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科研教學

新聞動態(tài)
醫(yī)院動態(tài)
名醫(yī)坐診
名醫(yī)專訪
通知公告
媒體報道
健康科普
小視頻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健康科普 > 內容 
痛心!3歲娃娃半夜入院搶救,最終確診為糖尿病,需終身注射胰島素……

發(fā)布時間:2021/5/13 16:54:51  點擊:4108次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里,糖尿病是一種老年多發(fā)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疾病,人們幾乎不會把糖尿病與幾歲的娃娃掛上鉤,然而,近日,三和醫(yī)院兒科就收治了一名診斷為糖尿病的3歲兒童。重新刷新了大家對糖尿病的認知。


危險,3歲娃娃呼吸困難

昏迷不醒入院搶救

入院血糖值高達37.5mmol/L

就在近日的一個晚上,凌晨1點多,惠陽三和醫(yī)院兒科住院部緊急收治了一名3歲的兒童凡凡(化名)。初入院時,小凡凡已經(jīng)出現(xiàn)神志不清,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四肢濕冷、反復嘔吐、脈搏細速、口唇發(fā)紺,呼吸困難等癥狀,情況非常危險。


看到凡凡的一系列癥狀,當晚值班的兒科戴偉醫(yī)生立即為凡凡進行血糖檢測,當血糖儀上顯示“爆表”無法檢測時,憑借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推斷,戴醫(yī)生的第一反應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什么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最常見的糖尿病急癥,以高血糖、酮癥和酸中毒為主要表現(xiàn),是嚴重的代謝紊亂綜合征。正常情況下,人體內有足夠的胰島素調控血糖,并利用葡萄糖代謝能量。但當糖尿病患者在自身胰島素嚴重缺乏或者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時,身體會通過分解脂肪的方式來獲取能量,在此過程中會生成一種酸性物質——酮體。大量酮體在血液中積聚,會使血液的pH值逐步下降,一旦超過身體的調節(jié)代償能力范圍,便會發(fā)生酮癥酸中毒,病情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昏迷,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

由于病情危急,醫(yī)生立即對凡凡進行搶救,建立靜脈通道,同時完善血糖,血酮以及血氣分析等生化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血糖值竟高達37.5mmol/L!


經(jīng)一系列檢查分析,凡凡最終確診為:Ⅰ型糖尿病、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休克。病情非常嚴重,如不及時救治,極有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醫(yī)護人員立即向家屬交代了孩子病情的嚴重性,并進行靜脈泵入胰島素等一系列救治。經(jīng)過三個小時的搶救治療,凌晨4點多,凡凡的病情終于有所緩解。


小小人兒早有病狀

家長疏忽大意延誤了病情

孩子病情穩(wěn)定后,醫(yī)護人員與孩子的家長溝通了解到,其實孩子的病早已呈現(xiàn)信號,由于家長的疏忽大意最終延誤了孩子的病情。


凡凡近段時間,在幼兒園上學總顯無精打采、乏力嗜睡,不管課堂上還是課間活動,總愛趴在課桌上不愿動、顯出疲憊不適狀。對于孩子的反常行為,班上老師覺得不對勁,打電話向孩子家長反映情況,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一下。除了老師反饋情況外,凡凡經(jīng)常說口渴找水喝,尿量也比之前多好多,之前不尿床的他最近老是尿床。心大的父母看到孩子能吃又能睡,又不痛不癢的,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就沒把孩子這些反常情況當回事。


終于,孩子的病情在來院前一天爆發(fā)了:孩子突然出現(xiàn)精神極差,煩躁不安,嘔吐的病狀,媽媽聽說孩子病了,當天下午早早下班回家,帶上孩子到家附近的診所打針拿藥,然而半天時間過去后,癥狀仍未緩解,孩子病情逐漸加重,出現(xiàn)呼吸困難、尿失禁癥狀。當晚凌晨1點多,在父母陪同下緊急搭上車,奔來三和醫(yī)院兒科門急診就診。


據(jù)醫(yī)護人員回憶,孩子送到兒科住院部時,已處于昏迷狀態(tài),情況已非常危急。


3歲孩子

怎么就與糖尿病結上了“緣”?

看著病床上嬌小可愛的凡凡,醫(yī)生也感到心疼不已。小凡凡才3歲,為何就得了糖尿病呢?


對此醫(yī)生解釋: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fā)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至今仍尚未完全明確,其典型癥狀包括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全身乏力等。

其中1型糖尿病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與胰島素的絕對的缺乏有關,主要依賴于胰島素的注射進行治療,而2型糖尿病多見于成年人,原因是胰島素抵抗以及胰島素分泌不足,早期用口服藥物就能夠降糖。


才3歲的小小人兒就被查出糖尿病,并且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這樣的結局著實讓人痛心,但醫(yī)生指出,其實青少年糖尿病并不少見。加上凡凡,兒科近兩個月一共接收了3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需要搶救的患兒,最大年齡也才12歲。


醫(yī)生提醒

對于青少年糖尿病,家長需加強對該疾病的認識和警惕,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相關疾病信號需及時就醫(yī)。另外,需要給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據(jù)了解,由于父母工作忙,小凡凡自小就交給爺爺帶,孩子爺爺是個比較隨性隨意的人,一日三餐想啥時候吃就啥時候吃,出于對孫子的寵愛,孩子想吃什么,老人就買什么。久而久之,凡凡養(yǎng)成了極其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三餐基本不吃或少吃、且用餐時間不規(guī)律,零食、飲料卻是經(jīng)常吃。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對凡凡的健康無疑是存在很大影響的。


讓孩子遠離糖尿病的侵害

家長們要這樣做…

經(jīng)過一周的治療,凡凡的血糖基本得到控制,經(jīng)醫(yī)生綜合評估良好后,現(xiàn)已出院回家了。


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各種并發(fā)癥,如心血管疾病、腎臟損傷、腦血管病變、足部感染、眼睛疾病等,更嚴重者可能致殘或致死。孩子出院前,醫(yī)護人員反復向家長提醒強調,凡凡的飲食生活注意事項,希望通過家長們今后的有效控制調養(yǎng),能減輕孩子對抗病魔路上的痛苦。

如何讓孩子遠離糖尿病的侵害?孩子的自制力差,主要還得靠家長的督促和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


具體來說,需做到以下幾點:

01、養(yǎng)成低糖的飲食習慣

這可不是說讓孩子一點都不碰糖哦!這樣寶寶長大后會適得其反,一碰甜的東西就會上癮!所以說控制好量極其重要。

外,建議一定要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含量高的食品、高糖食品、淀粉含量較高的食品、超量的水果和零食。


這幾類主要包括

下列一部分常見的食品

①脂肪含量高的食品:紅燒肉、漢堡包、炸雞、年糕、油條等。


②高糖食品:小蛋糕、巧克力、餅干、糖果、碳酸飲料、果汁等。


③淀粉含量較高的食品:土豆、山藥、芋頭、粉條等。


家長在日常購物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多選擇一些玉米、燕麥、紫米、黑米等粗糧。肉類可以多選擇雞肉、牛肉、羊肉、鴨肉等、新鮮的綠色蔬菜和水果。平時給寶寶做飯的時候,少使用炭烤、油炸、干煸的烹飪方式,多用焯、煮、燉、蒸的方式制作的食物更健康!


02、合理的運動

不論是家長還是娃一定有計劃地進行合理運動每天可以安排陪寶寶一起運動,例如跑步、快走、跳繩、球類、老鷹捉小雞、騎車、舞蹈、體操、翻滾等等這些中等到劇烈強度的運動,運動的同時還能促進親子交流,何樂而不為呢!

關于運動的時間

每個年齡階段是不同的

世衛(wèi)組織要求

① 0-1歲每天不低于30分鐘(爬、撐也算)。


② 1-2歲要求不少于3小時。


③ 3-4歲不少于3小時,至少包括60分鐘中等到劇烈程度的運動。

03、給孩子營造輕松愉快的生活環(huán)境

輕松愉快的生活環(huán)境有利于緩解孩子的緊張焦慮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


04、規(guī)律給孩子檢測血糖

健康人群空腹測血糖3.9-6.1mmol/L范圍內屬正常,餐后血糖正常值則為3.9-7.8mmol/L。

作為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三多一少”(能吃、能喝、尿多、體重下降)現(xiàn)象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尋求醫(yī)生幫助。已經(jīng)患糖尿病的兒童,則要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持之以恒地進行合理的飲食、適當?shù)倪\動,并按時使用藥物及進行血糖監(jiān)測,讓血糖達標。

·上一篇:20多歲小伙吞下1米多塑料帶,引發(fā).. ·下一篇:糟糕!剛生完孩子又懷孕了…產(chǎn)后..
關閉本頁】【返回頁頂


主辦單位:惠陽三和醫(yī)院      總院地址:惠陽區(qū)淡水金惠大道康和路3號

24小時急救電話:0752-3800120   

咨詢電話:0752-3800101(08:00-18:00、春節(jié)期間除外)

投訴電話0752-3800200

惠陽區(qū)淡水街道上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惠陽淡水泰和路8號   電話:0752-3366719

御和分院地址:惠陽三和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二環(huán)路(國土分局旁)  電話:0752-3500887

Copyright © www.sxc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7154831號

訂閱號

服務號

在線客服

健康咨詢: